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人文使命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来源: 通识教育学院 字体大小:

    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更好地履行大学使命的需要。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创造知识、传承知识,两者都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主体——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意义重大,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人文使命淡化制约了人才培养的境界

    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如何具体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创造知识是“源”,传承知识是“流”,只有不断实现新的知识的创造,人类文明的长河才能源源不断,历久弥新。但知识的创造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而是原有知识的革命和进步。我们应该让承担知识创造的主体——人——拥有追求真理、繁荣学术的价值取向以及独立思考、自由思考、创新思考的兴趣和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而应该是一种状态或理性的训练。

    按照这种理念的要求,我们会发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学、研究和学习可以而且也应该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互动。从教师的方面看,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并不仅仅是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激发、诱导学生的自我兴趣,帮助学生欣赏真善美并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学生的方面看,学生应该超越狭隘的工具理性的约束,主动构建具有较宽基础的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会思考,学会欣赏真、善、美,并在充分发挥自身禀赋的基础上为繁荣学术和服务社会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教学和研究、教书和育人才会真正摆脱“两张皮”的现象,也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如果以上面的标准反思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文化素质教育狭隘化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类通识教育的平台还未完全搭建,文、理、工之间的学科专业壁垒仍然非常明显,彼此间的交叉渗透融合不够,不同专业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思维训练不够;二是在现有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中,重知识传授、轻知识内化和素质提高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三是专业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很少,实践薄弱,教书和育人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这些都导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其次,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人文使命淡化的倾向,这直接制约了人才培养的境界。大学不仅要授予学生谋生的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不仅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更要引导学生引领社会,这就是大学的人文使命。大学人文使命的实质和核心是超功利主义的,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所言,大学的真正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在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但在实际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某些教师缺乏自觉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满足于一般的知识传授,自己不能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也不能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某些学生完全成为工具理性的奴隶,学习的焦点放在考证通级方面,学习兴趣和视野狭窄,知识结构不健全,缺乏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和使命感,他们即使今后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工匠”,也会因为缺乏高层次持久发展的后劲,而难以成为卓有成就、引领潮流的创新型领袖人才。

    从文化建设角度思考学校的整体发展

    为了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大学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优化内部管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的重要切入点,这是提高大学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们认识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的差距,我们的差距是如何创造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如何把各个学校各个系统的人员调动起来,形成统一意志,积极认真地把本职工作与大学的使命结合起来。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我们首先必须加强大学成员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质,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一致性要求和个别特殊情况的矛盾,在这个时候,管理工作往往面临两难境地:如果坚持一致性要求,我们就会非常痛心地看到一些特殊情形所承受的不公正;但如果例外行事,我们往往又会顾忌到是否会影响程序公正而破坏既定规则、遭受非议。在教师的科研评价标准中,在科研考核周期的设定中,在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中,都会面临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管理干部和教师之间、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这里面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怎样予以改进?过去,我们总是仅仅从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方面进行反思,甚至简单归结为管理机构和管理工作者的官僚主义。实际上,这不仅是一个制度是否科学完善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是否健全的问题。以对教师的科研管理为例:我们知道,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存在对教师非常具体的科研要求,这是因为,哈佛已经形成了一套教师的遴选传统,能够保证汇集这样一些个体,学术研究不仅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更是个人的生活方式,这些个体所构成的群体,其内部文化就是学术至上,其从事科研的主要原动力来自于自律,包括同行之间的认可,而非他律,而这种宽松的制度环境恰恰能够保证哈佛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方向,使其能够静心从事周期较长的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但是,如果这种管理方式放到由另外一些个体所构成的文化群体中,很有可能就会形成管理松弛、软弱无力、放任自流的非常混乱的状态。可见,特定的文化既是特定管理方式的土壤,也直接渗透到管理工作之中并发挥看似无形实则深刻的作用。

    综观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到,大学的管理模式遵循着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前进轨迹。制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是法治取代人治的重要进步。但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单位,文化包括器物、制度和观念等多个层面,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单纯的制度管理过于强调量化的约束,容易形成对个性的束缚和对知识创新的阻碍。另外,任何制度的形成和执行,也都需要一定的文化土壤作为基础支撑,否则,既难以制定,更难于执行。大学越发展,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必定越来越强,越是优秀的大学,其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义越重大。当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从文化的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文化素质教育要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从履行大学使命的高度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转变观念,点面结合,加强研究和实践。

    首先,高校应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

    我们一定要走出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第二课堂”、是学生的事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额外增添工作负担的认识误区,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实现工作范围的全方位化,要使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涵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建设的各层面;二是要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渗透化,即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从单独的文化素质知识的传授到注重知识的内化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三是要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化,即全校教职员工都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既要在工作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的原则,也要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高校的各教学单位、相关部门应该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一并考虑,从机制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更好的落实。

    其次,要继续抓好三个课堂:一是要抓好第一课堂。要按照新的培养计划,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保证文化素质知识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即教学活动中。二是要抓好第二课堂。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建设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欣赏真善美,追求真善美。要普遍开展学生课外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要特别组织好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要抓好第三课堂。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三下乡”、“五进社区”等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育人和自育相结合,使青年学生在认识国情、民情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内化。

    最后,要在突破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主要是:一要促进文化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内化的转化;二要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教师文化素质共同提高;三要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四要促进专业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这些问题,既是实践的难点,也是理论探讨的重点,应该积极研究、积极实践,不断取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的新进展。

    作者:高天琼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4日第6版

    http://tsjy.hubu.edu.cn/Detail.aspx?ArticleChannelId=61&ArticleId=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