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作为大学通识教育基石的人类学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3日 发布部门:张先清 字体大小:

    人类学在探讨人类本质问题上拥有比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更为宽广的视角。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本文化狭隘的文化偏见的束缚,最终达到苏格拉底那种“认识自己”的智慧。

     

       众所周知,人类学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定义是“人的科学”(Science of Men),这里包含着两层重要的学科内容,即人类学这一学科不仅探讨人类的生物复杂性,同时也针对人类的文化复杂性展开研究。这种从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来探讨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学科探索特点,使得人类学成为所有学科之中唯一呈现出科学与人文并存的特性。这一点,恰如1964年人类学家艾瑞克·沃尔夫曾经说过的那一句名言:“人类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人文学科中最具科学性的(学科)。”沃尔夫的这种说法,最生动地体现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在人类学中走到一起,形成一门名副其实的人的科学。而人类学这种从整体上认识人类的视角,尤其是其将理解人性作为学科首要任务的做法,正与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全人教育等思想不谋而合。可以说,在现代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人类学一直充当着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基石。

     

       在19世纪现代人类学诞生以前,古典人类学就已经在当时的高等教育或者社会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在欧洲知识阶层中激起一股探索“欧洲之外”人类社会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古典人类学充当了一种科学催化剂,促进了社会公众对“人”这一物种的各项讨论与研究。这一时期,包括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等一批哲学家,与卡尔·冯·林奈、乔治·布冯、乔纳森·布鲁门巴赫、乔治·居维叶等一批博物学家、生物学家,都在理解人类这一重要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早期人类学先驱的思想结晶,曾经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对人类多样性的探索兴趣与人性的理解,使得“人”的问题一度成为这一时期大学教育与公众教育的主流话语,进而成为催生现代人文与科学的一个重要知识动力。

     

       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现代人类学的兴起及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对人类学及其研究成果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视,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欧美大学普遍将人类学视为大学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课程在大学教育阶段广为开设。目前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大学无一例外都拥有人类学系、所或开设人类学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开设人类学专业的高校超过了800所,其中许多大学都能授予人类学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同样,英国目前也有超过100所大学开设了人类学专业,为社会提供各个层次的人类学学位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国家不仅把人类学列入大学本科必修课程,而且也十分注意在基础教育与公共教育中注入人类学知识。例如在美国,由于埃德加·李·休伊特、玛格丽特·米德等人类学家的持续不断努力,人类学事实上已成为一种迈向社会公众的公共学科。在当代不少欧美国家中,人类学甚至已经是中小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必修内容。可以说,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学学科曾经而且仍在源源不断地为公众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人性塑造与理论素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正因为人类学对社会发展所有具有的这种巨大贡献,因此在西方普遍被视为是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并称的五大社会科学。

     

       为什么人类学在世界大学教育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与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密切相关的。毫无疑问,人类学在探讨人类本质问题上拥有相比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更为宽广的视角。人类学的学科宗旨在于对人性的理解和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尤其是致力于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与深度参与观察,从异文化中获取另一种文化的内观。而这种通过认识他者文化来理解人类自身的独特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人类消除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养成平等地对待其他文化的包容、合作精神。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指出的,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本文化狭隘的文化偏见的束缚,最终达到苏格拉底那种“认识自己”的智慧。而这种文化相亲的原则,正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相吻合的。我们知道,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基本宗旨与目的,就是要大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进社会关怀,培养个体之间合作与欣赏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增进学生对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责任感的认识——而这正是人类这个物种在这个地球上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正是基于这种学科属性,西方学术界很早就体认到人类学这种独一无二的、建立在文化相对论基础上延展出的文化相亲性在人格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其高度评价。正如1941年美国哲学协会东方分会主席格拉斯·德·拉古纳所指出的,“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误,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由于人类学在大学教育与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一段时期内,在西方社会中人们以有没有开设“人类学系”这一不成文的指标,来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够得上“综合性的”大学。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阶段,国务院已经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作为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形势下,发展人类学这一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突出位置的学科,无疑是顺应学科发展与大学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之举。换言之,在当前中国,将人类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并在大学教育中推广人类学,将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本质的需求,同时也是符合当前国家战略的举措。

     

       人类学是一门理解人性的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毫无疑问首先必须将人文素质的养成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正确从文化角度认识人性的复杂性是人文主义的一个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职能。通过长时期的科学研究,人类学在理解人类的观念和行为的复杂性方面,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更易于提出众多合理的解释体系。而通过分享人类学的这些成果,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上不同人类观念与行为的差异化表达,从而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养内涵,并消除任何具有种族倾向的偏见。此外,人类学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关注,能够启示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形成一套“主体-发展性”的教育模式。完善人格之养成,需要“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而人类学的经验与信条,恰好提供了人类捕捉这种整体融合之美的理论方法。

     

       此外,在全球化进程下,“参与文明对话,走向世界”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也是树立大国形象的必由路径。通过文明之间的对话,不仅可以增进对于不同背景文化价值观的理解,而且也能帮助世人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参照、互相学习的跨文化心态。人类学家的研究及其民族志作品,一个直接的功能就是达至跨文化的理解,因此,阅读民族志作品,能帮助人们有效获取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学就是一门跨文化的学科。学习人类学,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文化多元主义的重要性。尤其是当前我国正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大教育体,国内高校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平台,不仅每年来华学习交流的国外留学生数量与日俱增,而且赴国外留学的大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相比之前任何时代,其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显然更为直接,由此也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跨文化知识的紧迫性。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当代大学生积累起与世界多样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的经验,增进对于这个多元的世界的理解。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普及人类学学科知识,十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参与文明对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重新回味这一大学精神的高度概括,可以发现内中隐喻着中国古代先哲的人类学情怀。教育的终极目标,一定要回归解决人类的自身问题,而这一点,也正是人类学这一学科的使命,为此大英百科全书中将人类学定义为“达至对人类复杂本性的理解”的一门学科。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不断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树立起敢于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感。作为一门使社会“美好”的学科,它传递的是一种对自然、人类、家园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怀。因此,人类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该也必须融入中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成为通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类学经典作品也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物,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国人的人文素养与国际视野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撑与共处智慧。

       (作者为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

    转载自: 文汇网: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5/20/content_422413.html